4. 拍动物
动物总是动不停
模式宜用P自动(程序自动曝光,以拍摄时机为优先)
智能伺服焦对眼(对总是动个不停的动物应该采用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对焦时对准动物的眼)
使用连拍虚背景
5. 拍夜景
拍摄夜景别太晚(天有余光,不要太黑)
夜衡低感快门慢(夜间白平衡,较低的感光度ISO100,快门1/11)
8-9光圈负补偿(白增黑减:-0.5-1补偿)
脚架门线防抖颤(使用三脚架、快门线)
6. 拍剪影
要拍剪影用逆光
对着亮处点测光
通常四百感光度
曝光补偿减二档
7. 拍运动物体
运动物体宜连拍
快门优先抓动态(TV快门优先,根据动体速度、动向、焦距定快门:动体快快门也要快)
感光稍高追动体(通常ISO400。要拍动感,用追随法,快门应低于1/60秒)
自动对焦快门快
8. 拍雨丝
拍雨风斜出动感(大风斜雨效果好)
大圈慢速背景暗(大光圈,快门速度1/30左右,采用暗背景)
焦雨正比夜光好(焦距大,雨丝长;焦距小,雨丝短。利用夜光拍摄效果好)
逆光远摄借叶檐(用逆光,摄距适当远一点,借用叶子雨伞、房檐滴水和地面积水反光)
9. 拍雪飘
要拍雪飘速要慢(快门1/30左右)
焦距定在中短段
光圈设置8-11
深色背景显动感
10. 拍雪景
拍雪关键测曝光
亮白补偿二三档(白增黑减:+2-3补偿)
巧设前景忌顺光(设前景增加色彩对比,最好用逆光和侧逆光)
拍人点测对脸上(如雪景里拍人,对人脸点测光)
11. 拍霞光
拍霞圈8测云空(对着较亮的天空和云彩测光)
负一补偿设前景(白增黑减:-1补偿)
朝霞早来晚霞晚(拍朝霞要在太阳升出地平线之前,晚霞落太阳之后,不宜太早和太晚)
遇到水光拍倒影
12. 画面布置
见山寻侧光
见水拍倒影
有云天要多
无云地七成
黄金分割线
主体交点行
全自动曝光模式有两种:Auto全自动模式、P程序自动模式。
全自动曝光模式,顾名思义,是由相机自动调节照片曝光参数的一种拍摄模式。既然Auto挡和P挡均由相机确定照片曝光参数,那为什么要设计两个自动挡呢?嗯,区别就在于,当相机位于Auto挡时,包含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方式等等一系列参数均由相机确定,拍摄者只需要半按快门对焦拍摄就可以了,可谓是十足的“傻瓜模式”。而当相机位于P挡时,只有光圈和快门参数由相机确定,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方式等等其他参数可以由拍摄者自己决定。
Auto挡更适合没有摄影基础的小白做简单记录用,并不能拍出有特殊效果的画面,像水滴皇冠、云层拖影、环形星轨等几乎不可能用Auto挡完成。P挡的话,对画面最直观的影响就是通过调节感光度来控制画质,人为参与性较Auto挡稍高一些,同样适合摄影新手或小白使用。
二、半自动曝光模式
半自动曝光模式也有两种:AV/A光圈优先模式、TV/S快门优先模式。
AV/A光圈优先模式,是由人为设置光圈系数,相机根据拍摄环境光线情况自动为拍摄者匹配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以保证照片的合理曝光。感光度一定的情况下,人为设置的光圈系数越小,相机匹配的快门速度越快;人为设置的光圈系数越大,相机匹配的快门速度越慢。拍摄者也可以通过调高感光度,提高相机匹配的快门速度,从而避免因手持拍摄造成的照片模糊。光圈优先曝光模式,优先考虑的是光圈参数设置,而光圈的作用就是控制曝光和影响景深,此时,拍摄者更看重的其实是光圈影响景深的功能,所以,当拍摄者想要拍出背景虚化或全景对焦的照片,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好曝光时,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模式哦~
TV/S快门优先模式,是由人为设置快门速度,相机根据拍摄环境光线情况自动为拍摄者匹配一个合适的光圈系数以保证照片的合理曝光。感光度一定的情况下,人为设置的快门速度越快,相机匹配的光圈系数越小;人为设置的快门速度越慢,相机匹配的光圈系数越大。快门优先曝光模式优先考虑的是快门参数设置,快门最大的作用就是控制曝光和影响动态模糊,所以当拍摄者需要凝固动态瞬间或者记录运动轨迹,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好曝光时,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是摄影小白由全自动模式向全手动模式过渡的必经阶段,此两种模式简单易操作,且适合生活中绝大部分场景的拍摄。
三、全手动曝光模式
全手动曝光模式有M全手动模式和B门模式。
M全手动模式对拍摄者的要求就很高了,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对焦方式、对焦点选择等等参数全部由拍摄者自行搞定,极富挑战性~M挡适合所有场景的拍摄,像大光比、弱光等光线条件较复杂的场景,M挡也能轻松搞定,前提是拍摄者必须得有良好的摄影功底。M挡是摄影人的最高追求。
B门模式,即长曝光模式,拍摄者可以自由设置相机的快门速度,一般在拍摄长曝光图像时才会用到,适合创作慢快门作品,需要配合三脚架和快门线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