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来到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中心 > 头条

我旗倾力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打造成百姓幸福乐园

  • 发布日期:2016-05-03
  • 文档来源:鄂托克报社
  • 作者:
 

   市委书记白玉刚在我旗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牛俊雁深入我旗调研“十个全覆盖”工程。 

  “都斯图河畔好风光,田园美景展新姿;昔日旧颜新气象,鄂托克群众喜洋洋......”这是鄂托克农牧民群众唱给“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赞歌。走进鄂托克草原,一幢幢漂亮的农牧民新居拔地而起,一股股甘甜的自来水引进农家,一处处标准化群众文化活动阵地飘出欢歌笑语……草原气象新,旧貌换新颜。“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旗把该项工程作为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百姓生活实现了质的提高,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已成为树立在百姓心中的不朽丰碑。 

  “以前下大雨就怕土房子塌了,小孙子都不敢来住,这下好了,咱这房子跟城里的条件一样了。去年,儿子一家都回来和我们过年,小孙子也一直住到开学才走。”一想到自己那活泼可爱的小孙子,木凯淖尔镇伊克乌素村刘在祥高兴得合不拢嘴。“屋里是又白又光的腻子墙和亮晶晶的地板砖,院里是干净整齐的瓷砖墙和水泥地,去年,刚搬进来的时候,我看着这个新房子兴奋地一宿都没睡着,看这阳光一照屋里多亮堂。”温暖的阳光不仅照进崭新的屋子里,也照进了老人的心里。 

  目前,我旗共有5976户和刘在祥老人一样的农牧民群众,在“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阳光雨露中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里。他们有的在自己旧居的位置上建起了新房,有的搬进了统一规划好的集中点新居,有的迁到了城市里,住进了楼房。他们当中还有一部分人,在全旗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下迅速走上了致富之路,搬进了规划整洁的别墅里。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旗按照自治区的总体决策部署和市委“六位一体”、“三项建设”的总体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覆盖,产业配套、扶贫开发深覆盖,环境治理、后续管理常覆盖,“牧村美丽·百姓幸福”的亮丽风景线正在加快形成。目前,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累计投资8.36亿元,实施危房改造5976户、安全饮水40处、街巷硬化267.2公里、农网改造885.7公里、数字微波转换14260户、村庄绿化7600亩,建设学校3所、卫生室15个、文化室24个、便民超市20家,配备流动卫生车10辆。完成了60个行政村和208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进程中,我旗从群众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入手加以落实,使这项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乌兰镇的察汗淖尔嘎查、赛汗塔拉嘎查属干旱硬梁地区,地下水位较深,人口居住分散,当地人畜饮水长期面临严重困难。“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始落实后,我旗先后投入255万元在当地开展安全饮水工程,在三个月时间里为当地新打机电井2眼,并配套了水泵和井房2间,新建了250立方米水塔,铺设了38公里的输水管道,该项目为当地解决了99户、336人及22199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 

  在采访中,当地一位刚吃上安全放心水的农牧民乌云达来对记者憨厚地笑着说:“今后我再也不用拉水了,深井水比起拉来的水好喝多了。”他接着说:“党和政府不仅让我喝上了放心水,还给我办理了养老保险,我的孩子也通过大学生创业政策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好日子终于落到我头上了!”  

  在深入采访中,乌云达来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用电也方便多了,以前我们这里经常停电,也不敢多买电器,怕用电多了把电线烧坏了,如果再着了火那可麻烦了。”据了解,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旗对全旗885.7公里农网进行升级改造,彻底解决了农牧区的用电问题。乌云达来对记者说:“电的问题解决了,许多牧民家里今年不仅新添置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传统“三大件”,而且还安装了旗里给农牧民免费发放的数字机顶盒,有了这个盒子,牧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旗积极落实嘎查村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以绒山羊、肉牛肉羊、优质牧草、现代水产渔业四大主导产业和以特色养殖业、林沙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主的特色产业。在推进赛乌素“十个全覆盖”工程中,我旗充分利用当地“六区”建设的根基,雷厉风行地推进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使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赛乌素可安置3000名农牧民的生活区已初具规模,水、电、路、讯、天然气及排污等基础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行,248套农牧民住宅别墅也已全部交付使用。得益于当地的规模化经营政策,这里的一大批农牧民们在不改变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将土地出租给种养殖龙头企业,不仅能收取土地出让金,还可以在这些企业里就业获取收益,有的村民们干脆组建起了农机服务队,通过补贴购买了农业机械,为企业开展种养殖服务赚取红利。 

  在产业支撑下,我旗不断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让农牧民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稳定收入,并让农牧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布龙湖温泉度假区和碧海阳光国际温泉中心的旅游发展不仅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方式,还为当地扶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旗巧妙地将“十个全覆盖”工程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和这两个民族旅游产业发展中,从发展旅游产业服务基地的高度出发,通过强化旅游区附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农牧民搭上旅游发展的快车。目前,旅游区附近的包日塔拉嘎查和马新布拉格嘎查中就有4201003名农牧民通过逐步入住的方式搬到了包日塔拉中心村居住。该中心村内不仅房屋整洁安全,而且在饮水、户户通电通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养老医疗、低保等工程上均已实现了全覆盖。除了依托旅游业,我旗还依托基地辐射作用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使工程建设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及扶贫攻坚工作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这方面,木凯淖尔镇的做法独领风骚。   

  该镇现代农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当地300多户农牧民发展肉牛、肉羊、肉猪及土鸡养殖产业,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该镇积极尝试拓宽销售渠道,开展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商务销售,实现了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挣钱的愿望。与此同时,该镇还依托绿色农畜产品直销店建起了便民连锁超市,并将这个模式在全旗推广。目前,全旗20家便民连锁超市已全部投入使用。 

  农牧民脱贫了、富裕了,就有更大的信心和更多的能力响应政府的号召投身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让工程建设全民参与,锦上添花,含金量更高。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旗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当作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在推进重点项目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大力支持村级组织阵地和村级文化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旗已经投资325万元完成了12个嘎查村文化室和党员活动阵地的建设任务。 

  在木凯淖尔镇水泉子村宽敞明亮的文化活动室里,记者看到有不少村民正在上网、看图书、下象棋……这里书香气十足,处处洋溢着文明和温馨。然而,这样的好事儿不仅仅是一两个村的农牧民所独享,除了水泉子村,阿尔巴斯苏木的赛音乌素嘎查、乌兰镇的乌兰柴达木嘎查、苏米图苏木的大额尔和图嘎查等地好多个档次较高的村级阵地和文化室也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随后的采访中记者得知,“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旗范围内得到了不留死角地全方位推进,全旗六个苏木镇的农牧民均可以享受到“高、大、上”的政策。他们不仅可以坐在家中享受到城镇居民曾经独享的待遇,其子女也可以和城镇居民的子女一样,享受到同等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据了解,近几年来,我旗投入巨资先后开展了嘎查村卫生室建设和中小学硬件设施安全加固工程。目前,全旗新建的15个卫生室和3所学校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今年,我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做足基础,积累丰富经验的前提下更是快马扬鞭、再创辉煌。按照覆盖到村、覆盖到户、覆盖到人的要求,我旗将投资12.8亿元,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去年冬季至今,我旗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更是措施连续不断,力度有增无减。目前,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 

  在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我旗还在全旗范围内实施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清洁行动”惠民工程,全旗各族干部群众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将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行动开展到广阔的城市和乡村,在旗委、政府的号召下,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卫整治的良好局面,彻底改变了我旗农村牧区的生活环境,把农牧区建成农牧民安居乐业的幸福乐园。活动开展以来,我旗共新建垃圾填埋场40多处、垃圾池500多个、公厕2000多座,先后投放垃圾箱1600多个、新增保洁人员60多名;共动用机械设备清理垃圾2400多辆(次),参与环境清理的干部职工和农牧民达2.2万人(次),累计清理垃圾杂物30多万吨,清理违章建筑和残垣断壁等1.4万处。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袤的鄂托克大地天更蓝、草更绿、水更美,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感受幸福——这样一幅精美绝伦的民生蓝图,必将在全旗人民的艰辛努力中变为现实。 (本报记者 崔亮)